宁巴石匠的垒墙绝技

时间: 2024-03-28 21:28:47 |   作者: 安博电竞app官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的一天,记者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动身,沿着黄河岸边东行,拐过清水湾向南行进约30公里,便到了孕育藏式垒墙艺术的道帷藏族乡。

  道帷,藏语意为“石头帐子”的意思,因境内有一块酷似帐子的巨石而得名。这儿是藏式垒墙艺术的发源地,在一个叫宁巴的村落里,年轻人都会垒墙,他们以共同的垒墙技能传达着藏式修建文明。

  道帷藏族乡宁巴村党支部书记吉合代加和记者说,藏式垒墙技能从诞生到今日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前史,以不凭借水泥、钢材等任何现代修建材料,用细土和石块层层垒砌而成的藏式修建可谓修建奇观。宁巴藏式垒墙技艺因其规划工艺精妙、施行工程技能精深,被青、藏、川、甘等地的藏族大众广泛认可,素有“宁巴石匠”的美誉。

  宁巴村坐落在道帷乡以南约两公里的羌则山脚下,这儿山大沟深,石头资源丰厚,宁巴石匠们将丰厚的资源为己所用,依照垒墙所需的石头巨细、形状和墙体里所在的方位,给所需的17种石头各自起了姓名,一立方米的体积里需求250块至300块石块,用这些不规矩的石头建造出一座座规整的藏式修建。

  乡民加羊加曾是宁巴村的劳务经纪人,也是“宁巴石匠”的传承人之一。他和记者说,“宁巴石匠”修建的墙体从旁边面看,剖面呈规矩的梯形,墙体下宽上窄,从地基采用,每向上修建一尺,上部都要比下部窄0.03厘米,这便是修建学上讲的收分墙体;一面墙的外外表,石头和石头前呼后拥的黏合剂用黑土谐和的泥浆,而对内部黏合剂的要求比较来说较低,用什么土都可以。

  跟着时刻的推移,这些石墙的巩固程度渐渐的升高,直到数百年后,泥土和石头融为一体,工程巩固刻苦,既防潮防湿,又能防护洪涝灾害。

  加羊加说,自1982年以来,宁巴石匠先后到四川、甘肃、西藏以及省内其他当地共修建650座藏式修建,带动邻村甚至全乡380余人外出从事劳务经济,其间,两百多人从事藏式修建业,带领本村及乡内1500多名劳动力外出务工,经济收入达3000多万元,年创收160万元,户均增收9400元,累计完成产量达1.75亿元。

  2013年,“宁巴石匠”被评为青海省优异劳务品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

  走进加羊加的家里,一栋藏式修建做了全封闭装饰,屋里屋外都铺上了木地板,房间洁净整齐。

  “咱们一家三代人都是石匠,三十多年来,带领本村及邻村的近百名乡民到甘肃、西藏等地搞藏式修建,累计创收上百万元。”加羊加快乐地说。

  现在,宁巴垒墙藏式技艺已成为一个产业链,心灵手巧的“宁巴石匠”们用心“砌”出了一条美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