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造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时间: 2024-01-11 08:53:37 |   作者: 行业新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2日讯(通讯员 何书梅 尹俊和)高标准农田建造,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人增收,是推进村庄复兴、助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开展的严重行动。本年,道县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造作为促进现代农业转型晋级、完结村庄复兴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改进农田根底设施上下功夫,进一步进步耕地反抗灾祸才能和农业归纳生产才能。

  眼下,正是农田水利建造施工的黄金时节。在道县高标准农田建造项目4标段祥霖铺镇港草兴村施工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挖沟,铲运机正在忙着装运石料,工人们则分工协作,平整水沟、拌和水泥砂浆、砌筑水渠,工程建造有序推进。该标段方案建筑灌溉渠9条2330 米,排水渠1条480 米,机耕道4条2929 米,总投资约259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用改进港草兴村800亩农田根底设施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开展。

  “咱们这田里都是些坑坑洼洼的小路,农用三轮车都过不了,并且一下雨,田里水排不出,水稻都淹了,耕地、收割也很难,种田的都少了。现在规划成高标准农田建造,今后咱们的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都能够直接开到田里头,省时又省力,能够大幅度进步乡民的种田积极性。”道县祥霖铺镇港草兴村党支部书记何忠林说道。

  在1标段蚣坝镇石马神村的施工现场,同样是一番繁忙现象,大型挖机、铲车和运输车正对该地段的旱田进行地垄平整、积土清运,工人们则对配套的水沟进行铺设。该地段原归于缓坡旱地,有水库支渠入水灌溉,有山塘储水,但耕耘条件差、产值低、效益差。为有用进步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道县农业部门将该村300旱地进行旱改水和“小田”改“大田”建造,并同步配套排洪沟、水渠和机耕道建造以及山塘整修等,现在全体施工进度已完结80%,估计年末前能够悉数竣工。

  “通过小田改大田、旱改水项目的建造,农田根底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着的改进,基本上每亩农田的效益能添加200元以上,一起,土地进行了有用规整,每千亩面积也能添加三十亩以上的有用面积。”道县农业乡村局农田建造与农垦股负责人周小林说。

  本年,道县高标准农田建造使命为4.58万亩,合计26个标段,触及15个城镇(大街)52个村,其间新建2.89万亩(含高效节水0.5万亩),改造进步农田1.69万亩,项目总投入财政资金7637万元,现在已悉数开工建造。

  “咱们在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等各项配套措施上加大建造力度,处理粮食生产根底条件差、机械化耕耘程度低、运营主体带动不强等问题,保证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道县农业乡村局农田建造与农垦股负责人周小林说。

  近年来,道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造,推进零星地块整合,施行农田弯变直、小并大改造,推进规模化栽培、宜机化作业、集约化开展,进一步进步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业归纳生产才能。到本年,道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06万亩,全县农田有用灌溉面积达60.0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88%。建成后的项目区,田间路途宽广平整,巨细水沟纵横相连,铺展开一幅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