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不能停大理的这场战一定要打赢!

时间: 2024-03-24 14:18:58 |   作者: 加固改造项目



  今年大理的春雨特别多,阴晴不定,偶尔晴一天,接着还你三天雨。春天一过,大理的雨季就要来了,洱海保护也到了关键时期,眼看着时间越来越紧,任务越来越重,昨天,持续工作了6天的大理市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依然没有休息,大理州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孔贵华带着市指挥部的负责人以及环保、水务、洱管、州流域局和涉及乡镇的相关负责人开始了环湖巡查。

  源头的治理,湿地的建设,沟渠的清洁,每一步都是洱海保护的重要环节。昨天的徒步环湖巡查从上关镇开始,在上关镇北三江入湖河口湿地,由武汉大学国家二级研究院于丹老师项目组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的洱海水生植被应急性恢复种植实验正在进行中。我们正真看到25万株海菜已有了白色的花儿开在湖面,21万株莲藕正在载种,还有即将撒播的轮叶黑藻和苦草。孔书记详细询问了这4种沉水植物对洱海保护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据专家介绍,轮叶黑藻、苦草、海菜和莲藕,这4种植物都属于沉水植物,多年来都生长在洱海中,对消耗水中的氮磷有很好的功效,在洱海湖面、浅滩等地方种植,还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水温过高,预防蓝藻的滋生。其中海菜、莲藕种植培养面积扩大后,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观赏食用,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湾桥镇,雨中的古生村格外有魅力,湿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龙王庙周围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原有的几个净水库塘被绿地连接成片,俨然成为一个公园。据了解这里也种了好多净水植物,待到来年鸟鸣花放时,古生村将又一次成为洱海边美丽的风景。

  冒着细雨,孔书记一行认真仔细检查了湖岸边芦苇、海菜的种植情况,仔细地了解了土地流转问题,并要求乡镇通过发展合作社和生态农业来保障农民收益。针对怎么样更好的保护湿地,做到节水治水,孔书记现场认真听取了环保、水务部门的意见,并详细询问了阳溪的水体质量情况,对5条沟、庆洞洗沙厂、环湖生态修复以及18溪取水口管理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第三站是大理镇,在认真查看了古城至下关截污干渠汇合口,仔细地了解了附近苗圃污水收集情况后,孔书记要求苗圃要自建库塘,必须做到中水回用。

  在苍山18溪中,中和溪是唯一贯穿古城的溪流,古城原住民较多,加上大量的外来游客驻留,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确保中和溪长清对于洱海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和溪才村入湖口,孔书记看到入湖口水质不太理想,现场便领着大家进行细致排查,像一名普通的河道管理员一样,一定要找到河道的污染源,找准问题,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察觉缺陷,解决问题。

  沿着中和溪逆流而上,孔书记带着大家边走边查找污染源和污染点。看到暂时关停的经营场所,孔书记要求暂停的经营场所要按要求办齐各种证照手续后,才能恢复经营,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沟渠、流入洱海。在PPP截污干渠施工现场,孔书记走入工地现场详细询问了工程进展情况,要求项目抓紧施工,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早日发挥截污功能。

  沿着中和溪,边走边看,在南国城片区,孔书记一行仔细地了解了该片区的污水收集情况。顺溪而上走进古城,看见一位当地居民刚好在中和溪里洗碗,孔书记立即上前劝阻:“您知道吗,在这里洗碗,油污会直接流入洱海也会产生污染。咱们保护洱海更应该从自身、从小事做起,您说对不对?”居民边收碗边不好意思的说到以后不会在溪里洗东西了。

  顺着中和溪,走了3个多小时,一直从海边走到了苍山脚下,一路走一路进行现场办公。最后,孔书记嘱咐大家,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最怕的就是作风漂浮、不认真,希望我们大家认真排查,综合分析,找准问题,确保年内入湖沟渠的水质都达到洱海保护要求的目标。

  一路走走停停,从5点到8点多,天色渐黑,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结束了一天的巡查。这一天下来,小编终于抢得了微信运动封面,对小编来说这是一次特别的巡湖,但对这些“洱海守护者”来说,这仅仅是很多次巡查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次。虽然有点累,但看着一群“洱海守护者”一起迈着坚定的步伐,他们没停下脚步,洱海保护攻坚战也一直在前行,只要大家脚步都不停,这场战就一定打得赢!